A股持必威官方网站- Betway必威- APP下载续升温 外资机构路演重拾热度
2025-09-12必威官方网站,Betway必威,必威APP下载9月初的深圳,由瑞银证券、汇丰、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主导的一场场研讨会、投资峰会接连登场。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汇聚鹏城,围绕全球贸易趋势、产业链重塑、外交政策、人工智能发展、人形机器人变革等前沿议题展开探讨,尤其聚焦A股未来的投资机遇。
在瑞银证券一年一度的A股研讨会上,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明显感觉到,今年从美国、中东等世界各地来参加研讨会的外国投资者,相比去年大幅增加。瑞银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亦称,虽然从2021年开始,外资对A股的关注度有所下降,表现在针对A股安排的路演一度减少,但这种情况从2024年年底开始发生转变,今年安排的A股路演更是逐渐多起来了。王宗豪同时表示,今年去海外路演,对接的主要是长线投资的海外机构,这些海外机构有的已经持有中国资产,有的则对中国资产表现出进一步的兴趣。
经济观察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对海外机构投资者而言,无论是几年前的“Derating”(价值调降),还是如今的“Rerating”(价值重估),企业的成长一直是其关注“中国故事”的焦点,今年最让他们感到兴奋的莫过于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链的重塑。他们正在观察的重点是,中国的传统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后,是否能真正地降本增效。此外,他们亦特别关注“反内卷”相关政策的出台及后续落地效果。
事实上,对A股“价值洼地”的关注,海外投资机构早就开始了。王宗豪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外投资者从2024年年底就开始想进一步关注中国,因为他们觉得A股市场已经触底,加上2024年“924”开始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也对市场起到了一个强托底的作用。此外,2025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开始好转,企业利润也在改善。
王宗豪在与海外投资者的沟通中了解到,一些海外投资者在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对中国资产进行了加仓,但二季度因关税扰动停止了加仓动作,或者对自己的仓位进行了某种程度的调整。
另外,海外投资机构在国内的业务布局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了进一步的动作。比如,2024年9月,安联基金发行了旗下的第一只公募基金——作为安联投资全资控股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安联基金于2024年4月18日正式获批开业。安联中国精选混合基金经理、安联基金研究部总经理程彧表示,当时在市场比较低迷的情况下选择发行偏权益类产品,而没有选择其他类型,并且在产品成立后快速建仓,这些动作都说明了安联看多A股市场的决心。
程彧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考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他们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潜在机会,即当时的企业盈利即将进入一个拐点,而这个拐点是在极低的估值基础上出现的。他们认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市场会有很强的上涨潜力,而且这个拐点在当时是被市场所忽视的,但他们前瞻性地看到了这个拐点。此外,他们亦系统性地看好中国,始终关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并对中国经济转型抱有很强的信心。
事实上,今年以来,海外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加大了买入中国股票的力度。比如,8月14日,港交所披露易数据显示,挪威央行增持众安在线万港元。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7月22日增持中金公司港股126.24万股,持股比例升至5.01%。此外,美国知名资管巨头景顺集团公布的信息亦显示,今年7月,该集团旗下的旗舰基金之一Invesco Developing Markets Fund分别对伊利、京东、阿里巴巴进行了大幅增仓。
房东明亦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在与一些主权基金的接触中,他观察到一个明显的趋势:一些中东的主权基金,过去大多数时候都是超配美元资产的,但近期他们对美元资产以外的资产在进行更多地配置,以分散过于集中投资美元资产带来的风险。
房东明同时亦提醒称,一些北美或者欧洲的主权基金,比较看重的是相对的投资价值,或是Alpha(阿尔法)策略是否更显著,所以如果这些主权基金配置了一些中国的主动选股基金,往往并不是为了简单地“投资中国”,而只是因为投资这只基金能给它带来更有效的Alpha,或者超额投资回报,而这个超额回报与投资地域的相关性是比较小的。
房东明从2011年开始负责瑞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业务,正好经历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黄金十年:从调整单家QFII机构申请投资额度、简化资金汇入或汇出审批程序,到持续扩容合格境外投资者可投资范围等。2018年6月1日,MSCI(明晟指数)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和全球基准指数,让更多的国际投资者能够参与到A股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但从2021年开始,房东明感觉到,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增持中国资产的动力也有所减弱。对此,程彧亦深有体会,他把从2021年到2024年的这段时间,称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一个“Derating”(价值调降)的过程。他认为,回过头来看,当时中国企业的业绩也不错,但海外投资者的兴趣的确在下降。
房东明则更具体地表示,那几年有好几个相对的市场低点,其中有新冠疫情的原因,也有地缘政治的影响。2023年疫情好转后A股市场涨了一波,但随后出现回落,相反欧美市场经济恢复的动能更强一些,所以海外机构又把目光投向了欧美市场。
站在那个时点,程彧发现海外投资者有一系列的困惑和担忧,比如,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地产政策持续收紧,且全球供应链在重塑,一些企业选择离开中国前往东南亚等,他们会担心中国人口红利的优势是否在消失。此外,在中美科技博弈的背景下,他们也会担心国内的科技竞争力是否会被削弱等。
但从2024年三季度开始,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关注度又有所提升。为什么会突然出现一个转折点?对此,程彧表示,海外投资者好像突然发现人口红利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工程师红利才是,而且在全球诸多前沿科技领域,中国依然名列前茅。另外,在风险化解上,一系列系统性风险的化解,包括地产风险、债务风险等问题,虽然无法一下子解决,但正朝着积极的方向改善,这些都是海外投资者所看重的。整体而言,他认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长期竞争力的信心提升,是他们态度发生转变的核心原因,这个过程也是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一个“Rerating”(价值重估)的过程。
摩根士丹利在近日发布的报告中亦指出,鉴于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等因素,无论是在指数层面,还是在特定主题与结构性机会方面,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升至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且近期与该机构会面的投资者中,超过90%明确表示愿意提高对中国的敞口。
在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开始提升之后,其相应的资产配置空间也在打开。上述多位受访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目前有两大类海外投资者:一类是配置型投资者,即长线投资者;一类是交易型投资者,如对冲基金。其中,交易型投资者是目前比较活跃的投资者群体,因为A股交易量很大,有交易量就有对手盘,交易型投资者热衷于投入资金参与,但配置型、中长线投资者目前整体态度还是比较谨慎的。
高盛研究部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资产的净买入创去年9月以来新高。高盛主经纪商平台观测到的数据亦显示,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的中国股票仓位上升76个基点至两年来的高位。
对此,房东明表示,海外投资目前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仅7.4%,相较其在日本、韩国及泰国等亚洲其他国家占比在10%至50%之间波动的情况,海外投资在A股中的占比未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最低水平,可见海外投资者增配中国资产仍有很大的空间。
王宗豪则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外投资者对投资内地企业有所顾虑,比如企业发展得不错,但过于“内卷”,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尤其是一些互联网企业,海外投资者对这些企业的业绩明显仍不满意,比如,今年二季度外卖企业开始打“价格战”,外卖行业的竞争过于激烈,使得投资者对这些企业的股价也产生了一些担忧。
2025年,“反内卷”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年度热词之一。当前,“反内卷”的号角已在全国吹响,尤其是在光伏、汽车、电商等“内卷式”竞争已威胁到高质量发展的行业。在王宗豪看来,互联网企业不再进行恶性竞争,从而将“内卷”中消耗掉的利润转换成为股东回报,是很重要的。此外,海外投资者也会特别关注企业“反内卷”的进展,他认为,“反内卷”可能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
王宗豪亦表示,对于“反内卷”能否取得成效,海外投资者目前仍在观望。而他自己对“反内卷”则抱有信心,因为在目前的环境下,中国经济仍面临各种内外部的压力,通过此次的“反内卷”行动能淘汰一些过剩产能,帮助市场出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山东新矿赵官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计量检测组原组长李维华主动投案